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鄰家女孩——就在身邊的邪惡

鄰家女孩

只看書名,一般人都會想到是戀愛故事;
看了封面,一般人應該會想這是恐怖故事。
沒錯,這本的確是恐怖故事,
不過恐怖的來源並非妖魔鬼怪,
而是再普通不過的,
甚至每天都可能會見到的鄰居。

以至自己。

也許我真的太遲鈍了,
又或許早在網上看過不少書評,
所以當真正在看的時候,
倒也沒有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的感覺,
而且看了一半後還很理性地用小說的角度來分析,
覺得它的上文下理有點散亂,
與其說是小說,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孩子隨意在寫日記——

但再看一會,馬上覺得這才可怕。

日記,一般都是記載日常的瑣事。
而一名少女被囚禁在地下室,
被綑綁、被虐打、被火燒、被強暴……
竟然都是以類似日記的形式記載,
那麼不就像在說,這些事情都像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且在記錄當中,
當所有人(幾乎全部都是不過十二歲的小孩)做完這等事情後,
竟然全無恐懼地正常過活,
打牌、看電視、吃三明治、喝可樂……
若非當事者,絕不可能想到他們前一刻在做甚麼。

這本小說的靈感來源是六十年代美國一宗可怕的殺人案
老實說,身在香港實在很難有共鳴,
因為香港的住宅一般都不可能有地下室,
但是換個想法,
其實大家知道在同一座大廈的鄰居到底在做甚麼嗎?
假如事件不是發生在海外的地下室,
而是某座大廈的單位,
而且大廈內所有居民都是共犯,
但外人絕對看不出來,
在他們眼中,他們就只是個普通人,
一樣要上班、上學、吃飯、洗澡,
可是你知道,他們在背後都在虐待一個被囚的人……

想到這裡,真的有點心寒。
因為真的有這個可能。

故事發生在五十年代,
正值戰後,社會好像病了,
不過有誰敢說,
現在的社會沒有病?

這本書適合想看清人類黑暗面的人看,
但不適合不相信人類除了有黑暗面,也有光明面的人看。

在邪惡的另一側,
一定有善良的存在,
若然沒有,那麼世界就要毀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