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女孩
只看書名,一般人都會想到是戀愛故事;
看了封面,一般人應該會想這是恐怖故事。
沒錯,這本的確是恐怖故事,
不過恐怖的來源並非妖魔鬼怪,
而是再普通不過的,
甚至每天都可能會見到的鄰居。
以至自己。
也許我真的太遲鈍了,
又或許早在網上看過不少書評,
所以當真正在看的時候,
倒也沒有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的感覺,
而且看了一半後還很理性地用小說的角度來分析,
覺得它的上文下理有點散亂,
與其說是小說,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孩子隨意在寫日記——
但再看一會,馬上覺得這才可怕。
日記,一般都是記載日常的瑣事。
而一名少女被囚禁在地下室,
被綑綁、被虐打、被火燒、被強暴……
竟然都是以類似日記的形式記載,
那麼不就像在說,這些事情都像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且在記錄當中,
當所有人(幾乎全部都是不過十二歲的小孩)做完這等事情後,
竟然全無恐懼地正常過活,
打牌、看電視、吃三明治、喝可樂……
若非當事者,絕不可能想到他們前一刻在做甚麼。
這本小說的靈感來源是六十年代美國一宗可怕的殺人案,
老實說,身在香港實在很難有共鳴,
因為香港的住宅一般都不可能有地下室,
但是換個想法,
其實大家知道在同一座大廈的鄰居到底在做甚麼嗎?
假如事件不是發生在海外的地下室,
而是某座大廈的單位,
而且大廈內所有居民都是共犯,
但外人絕對看不出來,
在他們眼中,他們就只是個普通人,
一樣要上班、上學、吃飯、洗澡,
可是你知道,他們在背後都在虐待一個被囚的人……
想到這裡,真的有點心寒。
因為真的有這個可能。
故事發生在五十年代,
正值戰後,社會好像病了,
不過有誰敢說,
現在的社會沒有病?
這本書適合想看清人類黑暗面的人看,
但不適合不相信人類除了有黑暗面,也有光明面的人看。
在邪惡的另一側,
一定有善良的存在,
若然沒有,那麼世界就要毀滅了。
2010年2月9日星期二
2010年1月30日星期六
神奇的作者——萬城目 學
想起來會接觸萬城目學的作品實在是機緣巧合,
原因就不詳談了,
反正不是午夜收到外星人的報夢而去買。
為甚麼說萬城目 學是個神奇的作者?
首先要說說他幾部作品的大概,
而從以前的編劇課學來的知識,
好的故事就是要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的——
《鴨川荷爾摩》:一群大學生利用常人見不到的小鬼來進行社團活動。
《鹿男》:一個男人為了讓自己的樣子變回正常而幫鹿神做事。
《豐臣公主》:三人一組的會計檢查官去檢查名為「法團社人OJO」的組織。
(《荷爾摩六景》因為是六個短篇故事,所以在此不談)
那麼三本書的發展到底是怎樣呢?
《鴨川荷爾摩》:一群大學生利用常人見不到的小鬼來進行社團活動。
《鹿男》:一個男人為了讓自己的樣子變回正常而幫鹿神做事。
《豐臣公主》:三人一組的會計檢查官去檢查名為「法團社人OJO」的組織。
………咳,我不是在開玩笑,
這三本書的確是這樣發展!
一個故事要吸引人,應該要有明確的故事發展才對,
但是閱讀這三本書,
未看到中間,甚至未看到最後其實都不知道它想怎樣,
但是你(好吧,是我)卻會忍不住一直繼續看,
看看它到底是怎樣。
這樣算是顛覆了寫書的法則嗎?
那又不算,因為本來寫書就沒有一定的法則,
有人喜歡不停用爆點來刺激讀者,
有人喜歡細水長流用細膩的筆觸抓住讀者,
也有人喜歡用大道理來感動讀者。
那麼,萬城目學又是用甚麼來吸引讀者?
要說的話——
就是揉合了歷史和想像的鬼扯背景。
請注意,這個「鬼扯」絕非貶義,
而是確確實實的褒獎,
因為就算再不合理,
他也會讓讀者覺得那是真的。
要說他故事的設定很嚴謹?不是;
那麼要說他設定都很鬆散?不是。
他的設定就是介乎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間,
讓人感覺到在現實世界中,
真的可能存在著那種匪夷所思的可能。
其實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比自己想像的要少得多,
或許真實的世界反而是小說中的世界?
這種事,無從稽考,
而這正是他小說的魅力所在。
原因就不詳談了,
反正不是午夜收到外星人的報夢而去買。
為甚麼說萬城目 學是個神奇的作者?
首先要說說他幾部作品的大概,
而從以前的編劇課學來的知識,
好的故事就是要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的——
《鴨川荷爾摩》:一群大學生利用常人見不到的小鬼來進行社團活動。
《鹿男》:一個男人為了讓自己的樣子變回正常而幫鹿神做事。
《豐臣公主》:三人一組的會計檢查官去檢查名為「法團社人OJO」的組織。
(《荷爾摩六景》因為是六個短篇故事,所以在此不談)
那麼三本書的發展到底是怎樣呢?
《鴨川荷爾摩》:一群大學生利用常人見不到的小鬼來進行社團活動。
《鹿男》:一個男人為了讓自己的樣子變回正常而幫鹿神做事。
《豐臣公主》:三人一組的會計檢查官去檢查名為「法團社人OJO」的組織。
………咳,我不是在開玩笑,
這三本書的確是這樣發展!
一個故事要吸引人,應該要有明確的故事發展才對,
但是閱讀這三本書,
未看到中間,甚至未看到最後其實都不知道它想怎樣,
但是你(好吧,是我)卻會忍不住一直繼續看,
看看它到底是怎樣。
這樣算是顛覆了寫書的法則嗎?
那又不算,因為本來寫書就沒有一定的法則,
有人喜歡不停用爆點來刺激讀者,
有人喜歡細水長流用細膩的筆觸抓住讀者,
也有人喜歡用大道理來感動讀者。
那麼,萬城目學又是用甚麼來吸引讀者?
要說的話——
就是揉合了歷史和想像的鬼扯背景。
請注意,這個「鬼扯」絕非貶義,
而是確確實實的褒獎,
因為就算再不合理,
他也會讓讀者覺得那是真的。
要說他故事的設定很嚴謹?不是;
那麼要說他設定都很鬆散?不是。
他的設定就是介乎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間,
讓人感覺到在現實世界中,
真的可能存在著那種匪夷所思的可能。
其實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比自己想像的要少得多,
或許真實的世界反而是小說中的世界?
這種事,無從稽考,
而這正是他小說的魅力所在。
2010年1月24日星期日
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血色童話——讓對的人溜入
很久沒看過這麼厚的小說,以《血色童話》之所以吸引我,主要是因為書背後的兩句話。
第一句是:
「奧斯卡,如果我不是女孩,你還會喜歡我嗎?」
第二句是:
「與其說《血色童話》是一本恐怖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以鬼魅和血腥包裝的純愛小說。」
若說震撼,第一句無疑比第二句更撼動我,但這兩句話都直截了當的告訴讀者,這本書所描述的,是在禁忌中的愛。在眾多的愛慾之中,不惜犯禁也要實行的愛,是瘋狂的,是常人難以理解的,但同時卻是最真實的。這樣說或許會令人心寒,不過這不真是事實嗎?所謂扭曲的愛,其實真的是最源於本能的愛,而本能,是不會說謊的。
男主角奧斯卡,女主角依萊,前者是被受欺凌的普通學生,而後者是活著二百年,一直孤獨的吸血鬼,二人同是寂寞的靈魂,這樣的二人會互相吸引、互相接受似是理所當然,但一個是人,另一個是非人,這種跨越種族的愛已經令常人側目;更甚的是,女主角依萊實則非為女性,但同時亦非男性,在這種曖昧的性別之下,二人的愛情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不過,他們依然愛著對方,即使知道不會被常人接受,但他們也繼續去愛。
這讓我想到電腦遊戲「沙耶之歌」,同樣是距越種族,亦是跨越性別(沙耶的正體實在很難說是女性吧)的禁忌之愛;然而就和《血色童話》一樣,越接近禁忌,其實真的越接近純愛。沒有計算,也沒有心機,就只是愛著對方,在現今社會聽著還真的可笑,不過這才顯得珍貴。
《血色童話》好看之處,並非只有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配角的支線也鋪排得相當精彩,而且更是和主線緊密相扣。哈肯對伊萊執著近於瘋狂的愛,固然也是純愛之一 (雖然因他的性癖好,這種純愛更難令人接受);而書中另一對深深相愛的戀人,薇吉妮雅和雷基,因為一次衝動的話語,而讓愛人變成吸血鬼的悲劇,最終沒有喜劇收場,在訴說二人愛意之後,薇吉妮雅毅然迎向陽光,這一幕真的震懾人心。只要活著,便可以和愛人共渡餘生,她卻選擇自滅一途,當中的內心糾結不言而喻——要共渡餘生,便要活著,但活著,便要成為怪物,和愛人完全不同的怪物。
其實我一直很喜歡吸血鬼類的作品,並非因為他們都很美型(雖然不能否認,絕大部分的吸血鬼都是美型的),而是因為吸血鬼那種孤獨。在我的心中,所謂的「永生」,絕對是一種懲罰,因為永生即代表沒有終結。活著,是迎接死亡,這種說法固然極端,但沒有終點的起跑,誰能夠撐下去?吸血鬼就是近乎這種狀態,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他們不會死,但他們身邊的人卻逐一死去,而最婉惜的是,人心是會變的,即使身邊有同為吸血鬼的同伴,誰能夠一直伴隨下去?是要有時限的相聚,還是永續的無言?無限的孤寂,就是吸血鬼。
所以偶爾吸血鬼遇上了愛情,他們都會全情陷入其中的,即使知道那只是曇花一現,他們也無怨無悔。
《血色童話》,真的值得推薦給所有喜歡吸血鬼故事的讀者;而即使你不喜歡吸血鬼故事,也值得一看。
“Let the Right One In.”
在傳統的吸血鬼傳說中,吸血鬼在進入室內之前,必須得到主人的同意。這種同意,既是一種允許,也是一種承諾。在現今凡事需要白紙黑字的社會下,或許我們多少都忘記了,甚麼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句是:
「奧斯卡,如果我不是女孩,你還會喜歡我嗎?」
第二句是:
「與其說《血色童話》是一本恐怖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以鬼魅和血腥包裝的純愛小說。」
若說震撼,第一句無疑比第二句更撼動我,但這兩句話都直截了當的告訴讀者,這本書所描述的,是在禁忌中的愛。在眾多的愛慾之中,不惜犯禁也要實行的愛,是瘋狂的,是常人難以理解的,但同時卻是最真實的。這樣說或許會令人心寒,不過這不真是事實嗎?所謂扭曲的愛,其實真的是最源於本能的愛,而本能,是不會說謊的。
男主角奧斯卡,女主角依萊,前者是被受欺凌的普通學生,而後者是活著二百年,一直孤獨的吸血鬼,二人同是寂寞的靈魂,這樣的二人會互相吸引、互相接受似是理所當然,但一個是人,另一個是非人,這種跨越種族的愛已經令常人側目;更甚的是,女主角依萊實則非為女性,但同時亦非男性,在這種曖昧的性別之下,二人的愛情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不過,他們依然愛著對方,即使知道不會被常人接受,但他們也繼續去愛。
這讓我想到電腦遊戲「沙耶之歌」,同樣是距越種族,亦是跨越性別(沙耶的正體實在很難說是女性吧)的禁忌之愛;然而就和《血色童話》一樣,越接近禁忌,其實真的越接近純愛。沒有計算,也沒有心機,就只是愛著對方,在現今社會聽著還真的可笑,不過這才顯得珍貴。
《血色童話》好看之處,並非只有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配角的支線也鋪排得相當精彩,而且更是和主線緊密相扣。哈肯對伊萊執著近於瘋狂的愛,固然也是純愛之一 (雖然因他的性癖好,這種純愛更難令人接受);而書中另一對深深相愛的戀人,薇吉妮雅和雷基,因為一次衝動的話語,而讓愛人變成吸血鬼的悲劇,最終沒有喜劇收場,在訴說二人愛意之後,薇吉妮雅毅然迎向陽光,這一幕真的震懾人心。只要活著,便可以和愛人共渡餘生,她卻選擇自滅一途,當中的內心糾結不言而喻——要共渡餘生,便要活著,但活著,便要成為怪物,和愛人完全不同的怪物。
其實我一直很喜歡吸血鬼類的作品,並非因為他們都很美型(雖然不能否認,絕大部分的吸血鬼都是美型的),而是因為吸血鬼那種孤獨。在我的心中,所謂的「永生」,絕對是一種懲罰,因為永生即代表沒有終結。活著,是迎接死亡,這種說法固然極端,但沒有終點的起跑,誰能夠撐下去?吸血鬼就是近乎這種狀態,在沒有外力的影響下,他們不會死,但他們身邊的人卻逐一死去,而最婉惜的是,人心是會變的,即使身邊有同為吸血鬼的同伴,誰能夠一直伴隨下去?是要有時限的相聚,還是永續的無言?無限的孤寂,就是吸血鬼。
所以偶爾吸血鬼遇上了愛情,他們都會全情陷入其中的,即使知道那只是曇花一現,他們也無怨無悔。
《血色童話》,真的值得推薦給所有喜歡吸血鬼故事的讀者;而即使你不喜歡吸血鬼故事,也值得一看。
“Let the Right One In.”
在傳統的吸血鬼傳說中,吸血鬼在進入室內之前,必須得到主人的同意。這種同意,既是一種允許,也是一種承諾。在現今凡事需要白紙黑字的社會下,或許我們多少都忘記了,甚麼才是最重要的。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龍族2 Future Walker——能看見的未來,還是未來嗎?
看來李榮道是比較擅長第一身的人,
雖然還不致於詞不達意,
但明顯龍族2的第三身人稱比起1時修奇的第一身人稱遜色了點,
不過人物描寫還是很不錯,
尤其是溫柴,
作者其實是很喜歡溫柴的吧~~
至於故事方面,因為第一期也只能算是序幕,
所以能說的不多,
不過這次的組合真的有意思,
在不知前路的冒險者之中加入能夠看見未來的海格摩尼亞巫女(還有一條怪物似的狗!!),
期待下一期作者能給予不輸給第1部時的驚喜。
雖然還不致於詞不達意,
但明顯龍族2的第三身人稱比起1時修奇的第一身人稱遜色了點,
不過人物描寫還是很不錯,
尤其是溫柴,
作者其實是很喜歡溫柴的吧~~
至於故事方面,因為第一期也只能算是序幕,
所以能說的不多,
不過這次的組合真的有意思,
在不知前路的冒險者之中加入能夠看見未來的海格摩尼亞巫女(還有一條怪物似的狗!!),
期待下一期作者能給予不輸給第1部時的驚喜。
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狼與辛香料VIII — 前半乏力,最後來一記重炮的上集
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人間失格》—喪失為人的資格,還是放棄身為人的資格?
《人間失格》
首先不得不說,
這本的翻譯很差,讀起來很辛苦……
自從讀過《文學少女1渴望死亡的小丑》後,
便一直想讀這本《人間失格》,
不過讀完後……
該說我其實是個積極樂觀的人?
誠然,我對三篇手札的第一句——
「我一直生活在羞恥頗多的日子」
感到相當震撼,
但卻完全沒有預期中的共鳴。
自問近來處於相當消極和悲觀的情緒中,
然而總覺得主角都是在自怨自艾和無病呻吟。
戴上面具,誰也幫不了你。
即使那個人是你自己。
明明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但我真的很想這樣痛斥主角。
或許我是個還留有天真心境的雙面人?
首先不得不說,
這本的翻譯很差,讀起來很辛苦……
自從讀過《文學少女1渴望死亡的小丑》後,
便一直想讀這本《人間失格》,
不過讀完後……
該說我其實是個積極樂觀的人?
誠然,我對三篇手札的第一句——
「我一直生活在羞恥頗多的日子」
感到相當震撼,
但卻完全沒有預期中的共鳴。
自問近來處於相當消極和悲觀的情緒中,
然而總覺得主角都是在自怨自艾和無病呻吟。
戴上面具,誰也幫不了你。
即使那個人是你自己。
明明自己也是這樣的人,
但我真的很想這樣痛斥主角。
或許我是個還留有天真心境的雙面人?
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
《武道狂之詩》
還記得初次閱讀喬靖夫的小說,
是吸血鬼獵人系列的《冥獸酷殺行》,
而且清楚記得第一個想法是「賣弄暴力的小說」;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
這真是個無稽的感想,
難道會有人看恐怖片嫌它太恐怖嗎?
又或看愛情故事會嫌它太甜?
更重要的是,那不是賣弄暴力,
而是明刀明槍、硬打硬碰的風格。
這一次閱讀《武道狂之詩》,
只有兩個字形容:精彩。
很喜歡喬靖夫的一種寫法:
鬼刀陳右手搭在刀柄上。
燕小六的眼神,剎那間由羊變成狼。
鬼刀陳,長刀出鞘兩寸。
燕小六,腰間長劍已經完全出鞘。
長刀,出鞘一寸。
長劍,刺擊之勢已成。
以多句簡單形容描寫剎那之間的動作,
在閱讀吸血鬼獵人時已經深深被吸引,
彷彿電影慢動作一般,
每一格,每一秒,
全部都深入腦海。
不得不再說一句精彩。
是吸血鬼獵人系列的《冥獸酷殺行》,
而且清楚記得第一個想法是「賣弄暴力的小說」;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
這真是個無稽的感想,
難道會有人看恐怖片嫌它太恐怖嗎?
又或看愛情故事會嫌它太甜?
更重要的是,那不是賣弄暴力,
而是明刀明槍、硬打硬碰的風格。
這一次閱讀《武道狂之詩》,
只有兩個字形容:精彩。
很喜歡喬靖夫的一種寫法:
鬼刀陳右手搭在刀柄上。
燕小六的眼神,剎那間由羊變成狼。
鬼刀陳,長刀出鞘兩寸。
燕小六,腰間長劍已經完全出鞘。
長刀,出鞘一寸。
長劍,刺擊之勢已成。
以多句簡單形容描寫剎那之間的動作,
在閱讀吸血鬼獵人時已經深深被吸引,
彷彿電影慢動作一般,
每一格,每一秒,
全部都深入腦海。
不得不再說一句精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