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談粗口——粗口哪有粗鄙與否之別?

(內含粗口,敬請原諒)

只要是有文化的地方,便會有粗口;反過來說,有粗口的地方,才有文化。這並非詭辯,而是事實,一個粗口是可以延伸至一個地方的基層思想,至於為甚麼一般人會討厭粗口,原因和古時人們忌諱性是一樣的。

我並不贊成每字每句都夾雜粗口,不過也不反對別人說粗口。人之所以會說粗口,其實是一種很直接的表達方法,比起用語言雕琢來罵人,直接指著對方大罵粗口更來得直接。偏偏有些人在指責別人的同時,也用了自以為不是粗口的說話。

更可笑的是,一臉認真地指責別人說粗口,自己卻滿嘴髒話,這算甚麼?「喺人都會講粗口,但邊可以講得咁燃難聽」、「頭先邊燃個講粗口」,如果這是喜劇,應該是很灰諧的場面,不過這是出自現實。

撇除個人對那傢伙的不滿,「粗口」哪有粗鄙與否之別?難不成「痴燃線」聽起來會比「痴尻燃線」更有文化?一班「高層」口中的「屌你」,難道會比基層員工的「你戇尻架」更動聽和悅耳?開會說所說的「仆街」會比在勞動工作中所說的「你個燃樣」更高尚?

若然這都是對的,那這個世界真的轉錯方向了;還好,一般人都不會認同吧。

文化人,要突出自己的文化,便貶低其所不認同的文化。剛才說錯了,這不是可笑,是可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